本期时间轴制作:Tcho_Tcho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一切仿佛更加的指向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原因……一行人虽然东奔西走,但无论是离奇的命案,还是“主人的任务”似乎都没有太大进展……
【世界尽头的酒馆】是一档GPASS会员独享节目,隔周更新。马上订阅GPASS,与4位冒险者一起经历这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吧!
记录脚印,不忘初心
本期时间轴制作:Tcho_Tcho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一切仿佛更加的指向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原因……一行人虽然东奔西走,但无论是离奇的命案,还是“主人的任务”似乎都没有太大进展……
【世界尽头的酒馆】是一档GPASS会员独享节目,隔周更新。马上订阅GPASS,与4位冒险者一起经历这场充满惊喜的旅程吧!
文|徐蔡钰
编辑|李勤
全系无HUD的小鹏,车主长期在讨论:“买电车是不是一定要有HUD”,未提供HUD选配的ET5更是成了许多蔚来车主的遗憾,而全系标配HUD的理想汽车曾明确表示:“我们希望HUD不仅仅是辅助,而是让它彻底替代仪表盘,驾驶员只用看前方就够了”。
HUD对驾驶安全的正向作用毋庸置疑,在时速120的高速公路上,低头看一眼仪表盘的功夫,车辆已经行驶33米之远,减少驾驶员的低头动作,无疑增进了行驶安全性。在导航等更多信息加入后,不少使用者表示,除了复杂路口,基本不用低头分散注意力了。并且,具有一定纵深度的HUD,还避免了眼球在远处道路与近处仪表屏之间频繁切换导致的失焦。
看似「绝对」安全的HUD,未能像实体仪表盘般被车企与用户接受,产品力与成本是一大原因。市面上HUD的选装价格在5000-8000元不等,需要在仪表台挖一处“深坑”放置光学组件,并且更换有特定反射介质的挡风玻璃,后期无法加装。而未提供HUD前装选项的车型,普遍被认为是压缩成本。
在这样的成本下,HUD的技术尚不成熟,有些车型HUD显示位置不适,车主仍需在HUD与远处路面间切换,有些车型HUD炫光晃眼严重、导致晕车,更是有些车型HUD有明显模糊、看不清显示的数字。显示的不稳定性,便相当于驾驶安全的不稳定性。
人眼是最敏锐的捕捉器,如果说底盘好坏较难察觉,那么HUD就是不可能骗过消费者的产品。目前HUD仍是野蛮生长阶段,企业自主研发,自查合适后便量产上车,缺乏系统客观的评价与测试体系,而怎样的HUD才算合格好用呢?
小米汽车HUD示意图
清晰度是HUD的命脉。以92英寸超大HUD为亮点的领克08,在交付后就遇见了HUD的第一道难关:重影、畸变。从实拍图片中可以看到,在驻车状态的歌曲显示界面,左侧文字出现明显重影,且文字的平整度不一,右侧歌名处,括号的两个括弧弯曲度不是同一水准,同行歌词所在水平线的准度也有待加强。
领克08HUD|图源懂车帝网友
领克08搭载的HUD即是目前最主流的产品形式:W-HUD(Windshield-HUD),其原理是通过挡风玻璃这一介质来进行光学反射。由于挡风玻璃通常是不完全规则的曲面造型,加上不同品牌车型所使用的材质不同,如果缺乏适配的参数与角度,HUD很容易出现重影与畸变问题,影响信息显示的清晰与完整度。
怎样的清晰度才足够支持驾驶员的日常使用呢?如方程豹豹5,白天室内环境下,字体显示清晰、轮廓无锯齿状纹路,色彩显示上,室内肉眼所见的饱和度需要足够或者需要偏高,且能明确捕捉转向标识中的色彩渐变效果。室内效果就像投影仪的夜间模式,室内都不清晰,室外只可能重影模糊、甚至被日光掩盖。
图源小红书网友
而在室外道路行驶环境下,明确、清晰但不抢眼,是好用的重要标准。HUD常用色彩红/白/黄/蓝/绿,与天空的蓝/白色、道路路面的深灰/白灰色,以及北方下雪路面的雪白色等高度重合,其所用色彩需与自然物有明确区别。另外,色彩显示同样需要注意信息的层次感,例如HUD中的红色标识,亮度需要略低于前车刹车尾灯,以免造成信息干扰。
HUD图像与真实世界重叠但不突兀的另一个关键是透明度与亮度。HUD普及的一大阻碍便是,人们认为HUD遮挡了道路状况。而透明度与亮度的设定与外界亮度息息相关,白天需要更显眼的效果应对阳光,同样的亮度在晚上则会造成“炫光”现象。
清晰度与色彩问题外,成像距离也是导致眩晕的一大因素。业界普遍认为2D平面的HUD成像距离在2-2.5米为最佳。实际驾驶中,正常跟车距离下,HUD未与前车有重叠为合适距离。
与汽车风洞测试类似,一款优秀的HUD产品在上市前也需要经过多次测试,如在不同光线亮度、不同材质路面、甚至不同视力驾驶员眼前的效果差异,不断测试不断调整,达到最均衡的状态。车型的不同,导致同一供应商产品有着不同的成品效果,品牌对交互与用户体验是否重视,也是HUD效果的前瞻判断因素。
在清晰度问题后,信息的布局与显示,便是各品牌各车型的差异所在。
理想汽车HUD|图源小红书网友
理想汽车是「替代仪表盘」的代表之一,其曾公开表示:“我们既然要做HUD,要做替代仪表的方案”。这也就导致其在信息显示上走向「大而全」。从上图可以看出,理想汽车的HUD布局采用三段式,左部为导航信息,可显示方向与详细地图信息,中部为车道与车辆周边环境信息,右部则为车速、限速及档位状态。在更新的版本里,理想汽车还在右部新增了动能回收相关信息。
蔚来汽车HUD|图源懂车帝网友
「小而美」则是另一种风格,保留仪表盘的蔚来走的便是这条路。从图片可以看到,蔚来实体仪表盘内信息较为丰富——电池与续航、导航与道路状况、时速限速与档位、电耗情况及日期温度等。所以其HUD上仅仅显示了时速限速摄像头、导航及辅助驾驶信息。
屏幕的增多,的确给信息布局带来了新的考验,过去实体仪表盘上的功能中,报警与次要的状态信息已被转移到中控大屏,除了最核心的车辆行驶信息是共识外,其余信息都在可选状态。PowerOn的调研中,部分体验过智能驾驶的用户表示,对道路环境信息有强需求,而另一部分年龄偏大的燃油车车主则表示,非常需要时间信息。
导航及其详尽程度、道路与环境等外界信息…传统仪表盘甚至有胎压与实时油耗,再大而全的方案也无法满足所有需求。鱼骨样式的动态导航方向指引、超速HUD变红提示、前车碰撞预警等等,HUD开始不断地拥有生命力,其与驾驶员的交互性开始成为差异化的竞争点。
奔驰GLC HUD|图源小红书网友
如问界M9上搭载了华为自研的AR-HUD,蔚来新发布的ET9用一款全焦段AR-HUD替代了实体仪表盘,拥有更远成像距离、更宽视场角、更沉浸式体验的AR-HUD似乎是HUD的趋势所在。高难度的显示,需要更复杂的光路设计来实现,但更小的体积与能耗才有量产的未来。
2020年,AR-HUD就已成为“最火热”的汽车新技术,然而到2024年,AR-HUD才开始在问界M9等车型上成规模地被交付到消费者手中,并且初次交付版本的AR含量并不算高,更完整的体验还需等待OTA。比起对AR-HUD的期待,让W-HUD普惠更多汽车消费者才是当下之策。
一方面,消费者认定HUD是豪车车、智能车的标配,有无提供HUD是企业智能化能力的体现,尤其新势力品牌,似乎不做不行;但另一方面,在25万元以下的主流市场中,HUD通常被包含在「科技包」内打包售卖,蔚来汽车一般6500元的高昂选配价格,将劝退经济型消费者。
HUD对驾驶的正向作用已无需二次验证。无论是作为智能化第一屏,向上继续提升交互性,还是向下继续降成本提升装载率,HUD都将是大势所趋。
【源起】
2012年看完步步驚心,就出發去看看北京,到了2024年數一數第五次。
其實對北京的憧憬,也不是單純只有這部戲,更早以前的還珠格格也是,還有當時動力火車唱的片頭曲,裡面有句歌詞「讓我們策馬奔騰,共享人世繁華」,開始讓我對這些地方充滿幻想。
要說更早的就是大陸尋奇,小時候都跟我妹搶週日晚上的電視,所以我的老派從那時候就開始了,大概幼稚園字都沒認識幾個的時候,就開始看這節目,打開我對大山大河的認識。
…阅读全文
前言:
看到要写读书分享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点点小兴奋的。都听了那么多期核市奇谭了,有点想整活,搞点怪书上去,比如《毫无意义的工作》(误)。
但看到要结合教学……再加上这段时间精神状态有所起伏,想着就借此顺便整理整理自己的思绪,把我这段时间看的、想的都“缝合”一下。
正文:
——读《何为人类——GPT书写的人类备忘录》有感
“当我感觉自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时,我最幸福。”
“当人们以我为傲时,我最能感受到爱。”……
这些话语,都收录在了这本书中。这是由GPT书写的192个回答,但在看的过程中,一直叩问我的还是它的标题:何为人类?(What makes us human? )
好像与学生们一同探索这个问题是很有趣的一种尝试,也算是一种对“人工智能”的认识,甚至也是对自身的进一步认识。
①上学期的一节课后服务,突发奇想,尝试着以“波普艺术”为主题,带领学生简单体验下AI绘画的强大。起初同学们都觉得很惊讶,很神奇:居然就那么几个字,生成了这样图片!但,渐渐地,教室里开始安静下来,好似感觉到了什么,脸上流露出些许不安。而正当想要在最后给同学们端上“鸡汤”时,下课了。毫无疑问,这是一次比较失败的试水,但好在小朋友们好像并没有将其放在心上。
②这学期一上来,把第一节课内容的小标题之一,定为了“何为人类”。在简单感知了AI强大的功能之后,毫不意外地,小朋友们都表示出了担忧。但这次不同的是,我们有足足一学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去探索,何为AI,更重要的,何为人类。我们在课上知道了,AI能帮助制定旅游计划,能帮助制作PPT,能提供版式设计参考,还能制定营养均衡的菜单……
③有时候闲着无聊和AI聊天,当我向他要图片时,它还会再多说一句:“给你写了首和图片主题相关的诗。”然后我们就开始聊诗,结果它连一首五言诗都写不好……它又会在我向它要眼睛的照片之后问我:“你能告诉我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吗?”……它永远都会做那个结束聊天的人,并在最后向你送上祝福……
好像AI,渐渐地,变得可爱起来,好像它是我们学习、生活路上的伙伴一样,能够互取其长。
那对现在的我而言,何为人类?
隐约记得在家长会中,徐校长谈到了成绩这一话题,大意好像是:相比于“内卷”取得的成绩,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是首位的。可能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在各方因素的加持下,他们好像都成了一个个追求“分数最大化”的机器。而“分数最大化”确是AI算法所最擅长的,它会“想”尽一切办法计算出人们最想要的结果,这也是AI被设计出来的初衷吧——所谓“最大化”,充满理性,冷冰冰的。或许,人在很多方面,都没有太大的必要去追求“分数的最大化”,尽力而为,不留遗憾就好了……
学习,真的是为了分数么?
曾在课上,在简单了解了AI后,有同学说:“好像学习都失去了意义。”
一次偶然的机会,迷上了一位物理学家,名为费曼。他说:“你知道这鸟的名字,就算你会用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去称呼它,你其实对这鸟还是一无所知。你所知道的,仅仅是不同地方的人怎么称呼这种鸟而已。”我把它理解为,相比于它叫什么,它是什么、为什么是这样好像显得更为重要。“名字”的记忆,机器可比我们拿手多了。但这个世界中存在着无限的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并且“发现”这个事情,是非常宝贵的、非常个人的经历。因为只有第一次“发现”时,那种“哇,原来如此”的感觉,让人心跳加速,就像是突然间仿佛是第一次看到它们一样的感觉,这些是机器很难带给你的。而现在机器可能能带给我们的,或许是在工作效率提升后,更多的供我们去“发现”的时间。
“为什么笛卡尔要去研究彩虹?”——“我认为,他灵感的来源是他认为彩虹很漂亮。”这是费曼的自问自答。觉得某一个事物漂亮、觉得某一个事物有趣、被它们所感动,这是我们人类所拥有的情感,那就去发现吧!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再发现的过程……有关世界的神秘面纱,正一步步地向你揭开。
最后,“爱”,仿佛是解答这个问题的金钥匙(key)一般。
爱,是人类一切书写的永恒主题。是选择了与理性最大化对立所书写的人类的赞歌。荣格也曾说:现代人忽视了我们变得如此理性、高效,像是被某些自身无法掌控的“力量”所奴役。我们越是过分追求理性与高效,与AI的潜在冲突也就越发激烈,也就难免变得焦虑与担忧。所以我想好好地以自身的感性去感受。在操场上,在与同学们的奔跑、追逐中,我好像能感受到些什么;在排练室,同学们演奏出的音符环绕在我的身旁,此刻的我,好像又能感受到些什么……
有越来越多的瞬间,我感觉我是一名人类——那个名为“人类”的奇迹。我会因某些事而欣喜、会因某些事而心伤……但这些都不断地在提醒着我,要以人类的身份好好地去经历世间的种种、去感受人与人之间连接、去生活、去爱。
最后,想用看到的一句来自漫画中的话来简单回答一下我所提出的问题,当然,可能并不准确。
“只要留下感动,便自会奋起。”
当然,这里的感动是双向的,奋起,也是双向的。
在感动的那时那刻,我100%地确信,我,就是人类。
最后的最后,可能这是一篇“脱离现实”的文章。写着写着不免让我想起了《死亡诗社》中的基廷老师,那位跳过所有现实主义诗篇,只给学生讲浪漫主义诗篇的老师。电影只呈现了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的碰撞,将解决的方案留给了观众。我感谢我的运气,正巧是一所初中的信息科技老师,自己所教的学科仍是一片“净土”,还没被“分数最大化”所占领。希望我能忠于自己的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福气就够了。一个月前,高中的语文老师与我共勉,期望我们能够在现实的世界中绽放“浪漫”的花朵。这浪漫,以我现在的理解,可能就是感动,将感动留给学生,同时被学生所感动。一起努力在课堂上,感受那个名为“人类”的奇迹。
谨以此提醒自己,并与各位共勉。
那么,不知这篇文章是不是由AI写的呢?
或者说,有多少是AI写的呢?
PPT里的部分图片是我让AI画的,不过文章倒是自己写的。
碎片化的记忆,构成了我们人类,我们自己。在刚才呈现的各种碎片中,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象征与意义。在分享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我们都能看到一个个碎片化的画面。好像AI目前还无法自发地完成这一工作,需要我们不断地通过提示词引导,当然将来可能它们也能(笑)。那么,听了我的分享述后有所感触的大家,同样,十分确定地,也是人类。
后记:
写完这篇文章后颇有一种“燃尽了”的感觉。开始害怕自己再也没办法写出这样的东西;开始隐隐地对他人可能投来的期待产生恐惧。
个人的性格原因好像总会不知不觉地陷入到对未来的叙事之中,开始期待这个叙事能够成立(因而可能导致了年纪轻轻就一头白发吧)。而一旦叙事破裂,最近看到的一句话便很能描述这种感觉:“不切实际的乐观往往下一秒就是排山倒海的绝望。”
好像确实,建立对未来的叙事、开始对未来产生期待可能是需要一些勇气的。做出了选择,意味着就必定会有放弃,而我们并不知道结果是怎么样的。也需要感谢《我们可以坦然接受不可控并尽力而为》和《实用主义救了我》等书籍中充满力量的话语相继出手相救(谢谢!),让我能够继续抱有勇气,在旁人看来或许微不足道的绝望中重新珍视起一度被忽略的当下。
或许,当下,便是对未来最好的叙事。
我无法前行
我仍将前行
這是發表在我自己網誌上的兩篇文章,第一次搭乘有寢台的夜間郵輪,前往長崎縣極美的福江島!網誌版的連結附在文章最後面。
1. 2023年7月韓日跨國行:跳島行程船票購買(太古+日本離島篇)
早上航行在五島列島間的太古號
我想這回的旅程,大概會是一輩子坐船時間的總和了吧。以前沒有查詢過日本的船運交通,這次做了功課以後,簡直發現新大陸,距離比較遠一點的城市移動,如果想要省一點錢的話,考慮船運會是一大亮點。加上日本的過夜船還蠻多的,這些長時間移動的船體也都相當巨大,基本上不會有暈船的可能,當然啦,要視風浪狀況可能才能確定就是了,但我這趟到日本,搭的任何船隻都很好睡,而且風平浪靜的幾乎沒有顛頗喔。
跳島利用到的渡輪們
…閱讀全文
文|周鑫雨 苏建勋
编辑|苏建勋
1月12日,为期四天的“消费电子春晚”202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在美国拉斯维加斯落下帷幕。
AI接进PC和家电,汽车长出翅膀,机器人和XR走进医疗、救灾等更广阔的场景……每个展商试图以CES作为世界级的舞台,探寻硬件设备上的“iPhone时刻”。(具体探展见闻,请参阅文章《CES 2024开幕,36氪带你云看展》)
前有新品发布声势浩大,但在台前幕后,仍有不少聚光灯外的有趣瞬间。身处CES一线的36氪,为你收集了18个关于展会B面的有趣信息:
耗资23亿美元、占地8.1万平方米的赌城新地标Sphere(国人喜欢称为“大球”),是兵家必争的最佳广告位,也是人们抵达拉斯维加斯后的话题焦点。CES 2024期间,Sphere的屏幕上闪过三星、Google、Intel等厂商的广告。
△周鑫雨拍摄
36氪获悉,Sphere外观的广告费在60-70万美金(含制作),轮播一周。另有展商提到,不少国内的广告商在承接Sphere广告位的合作代理,开出的价格是45万美元,轮播一周,每次长度为10秒。
CES举办当日的广告更是水涨船高。36氪得知:1月9日和1月10日的广告费为110万美元,轮播一天,半小时一次,一次90秒,由Sphere官方制作。
3℃,这是CES的客观热度。
据CES官方统计,在举办地拉斯维加斯,涌入了来自150多个国家的13万参观者。
沙漠性气候,让赌城相较于湿润的硅谷,自带寒意。但一名The Venetian(威尼斯人)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36氪,从以往几届CES来看,涌入赌城的13万名参观者能够让市中心的温度升高37℉(2-3℃)。
△CES会场中爆满的星巴克。周鑫雨拍摄
本届CES,共有4000家厂商参展,其中包括超1200家初创企业。
AI、智能家居和电器、汽车,是能从今年CES展商数据中总结出的主题。据36氪统计,AI相关展商有690家,智能家居和电器展商有740家,汽车展商有597家。
△CES 2024各类展商数量。制图:周鑫雨;数据来源:CES官方
根据CES官方统计,2024年参加CES的中国企业有1082家。
一名中国参会者感叹,旧金山机场飞往拉斯维加斯的飞机就像国内航班一样,都是来CES的中国人。
相较于几近回到巅峰期的展商数量,一名知情人士告诉36氪,中国展商的展位,其实只有巅峰期的1/3。
根据CES主办方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的统计,疫情前中国展商的数量占所有展商数量的1/3,今年这个数字降低到了1/4。
1月7日一名在拉斯维加斯生活近20年的华人导游作出预言,1月8日中国城的中餐馆,将因中国人的大量涌入而一座难求。
△CES期间已经预订满的一家中国早餐店。周鑫雨拍摄
1月7日,这份火爆已经略见端倪。当地有名的川菜馆“滋味成都”,即便到了晚上九点,等位的人依然排到了门外。
△苏建勋拍摄
纸醉金迷的赌城大道,云集了The Venetian(威尼斯人)、The Mirage(海市蜃楼)、Wynn(永利)等豪华酒店,是步行就能快速到达各个会展中心的腹地,也是参观者和厂商们争先预订的住处。
△赌城大道。周鑫雨拍摄
一名展商告诉36氪,他们入住的酒店淡季是180美金一晚,但CES期间涨到了1400美金。
12月才订房的参展者们,大多则来晚了一步。36氪获悉,一个200人的CES参展团订不到豪华酒店,所有人只能搬到了离大道车程15分钟的快捷酒店。
36氪获悉,赌城当地的摄影师,CES期间的要价已经超过了5500美金/天(约合人民币40000元)。
△不少厂商都请了随身摄影和摄像;图为索尼CES发布会现场。周鑫雨拍摄
展位争夺战,从2023年1月份的CES就开始了。
申请不到展位的厂商,在Wynn(永利)、The Mirage(海市蜃楼)这些豪华酒店订了总统套房作为“展位”,在门口分发宣传册,招揽参会者。
如何刷存在感?展商们在广告位的选择上,费劲了心思。
比如印有“Nikon”显眼字样的亮黄色尼龙袋,摆满了每个展馆的入口,成了不少观展者的第一款CES单品。
△周鑫雨拍摄
Google,则承包了拉斯维加斯的电车。印有安卓的车身,穿梭在最繁华的赌城大道上。
△周鑫雨拍摄
TCL是此次CES展区最大的中国品牌,面积近1700平方米。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在美国发布会中说到,他1990年第一次到拉斯维加斯观展,隔年TCL成为展商,当时的展台面积仅有9个平方。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苏建勋拍摄
三星、LG、现代、SK等韩国厂商的声势,今年依然浩大。一名参展者形容,走进如今的拉斯维加斯,仿佛去了趟韩国,“周围的韩语此起彼伏”。
△挂满韩国展商广告横幅的威尼斯人会站中心。周鑫雨拍摄
除了产品和显眼的展馆,开展第一天就让三星、LG、SK三家韩企瞬间被人群围观的,一定少不了空降中央展馆的韩国明星权志龙。
△图源:韩国先驱报
在万人涌入的威尼斯人场馆连上公共Wi-Fi,需要靠运气。一名参观者在CES期间,只成功连上1次,最后紧急租借了Wi-Fi。
而幸运连上Wi-Fi的作者,碍于一张图都无法传输的网速,最后选择用了自己的流量。
在中国厂商的展位上,竟然出现了计划2月2日发售的苹果XR头显Vision Pro。中国公司 EmdoorVR 在展位上展出了一款外观可以以假乱真的头显AX162。当然,Vision Pro定价为3499美元,而AX162定价仅500美元。
但想以500美元“平替”Vision Pro,AX162还没有这个本事。UploadVR的运营经理 Kyle Riesenbeck在试用AX162后表示,采用菲涅尔透镜的AX162的单眼分辨率低于1884×1920,相较于采用接近4K OLED微显示器的Vision Pro而言,显示的物体缩放不正,并且机体也更厚重。
△Upload VR的运营经理试用EmDoor AX162。图源:UploadVR
对不少展商和参观者而言,CES也是与客户、投资人和渠道商建联的大型社交局。
比如,国内某头部基金给Portfolio(投资组合)组了个团,一起逛了CES;有家FA机构在CES期间组织了投资人小范围晚宴,开始前一天在群里说到“报名已经爆满,不接受空降”。
做中间人,也成了一门好生意。一名展商记得,不少销售拿着厚厚一沓打印了几万个经销商和投资人邮箱的纸,开出几万美金的价格,在赌城大道一溜的豪华酒店对展商们守株待兔。
CES,对不少科技爱好者来说,是搜罗新鲜玩意的大卖场。
PIVOTA的小型飞机可以在展会上直接下单,2024年6月发货。这架小型飞机价格从19万美金起步,但仅限在美国地区飞行。
△苏建勋拍摄
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参观者,在机器人厂商宇树科技的展柜现场下了单。工作人员告诉36氪,宇树一共带来了7条机器狗,开展第一天(1月9日)就被预订了4台:“剩下可不敢预订了,不然用来展示的‘狗’也没了。”
△宇树科技的机器狗。周鑫雨拍摄
看展这几天,不少人刷新了自己的运动最高步数。
一名参观者在开展第一天将步数刷到了将近3万。他告诉36氪:“朋友以为我去送外卖了。”
1月12日,CES 2024已至尾声,而2025年的展位,几近尘埃落地。
开展第二日,美国消费技术协会CTA就开放了2025年CES的展位选购。抢展位不仅拼的是厂商规模,还需要凭借参展的备案,即:参加CES次数越多,规模投入越大,积分就越高,越具有挑展位的优先权。
△三星、LG、索尼等大厂,往往拥有中心位置大展厅的优先选择权。周鑫雨拍摄
据36氪了解,在展位争抢大战中,某家中国厂商优先选走了日本企业Nikon常年占据的展位,选位结果一出,现场一片哗然。
作者|董洁
编辑|乔芊 杨轩
到店业务腹背受敌之际,美团到店事业群总裁张川在新年伊始,向到店员工发出了一封饱含真诚的“新年寄语”。这也是美团高管少有的除组织和人事调整外,向内部员工发出的内部信,时间点颇为敏感。
作为美团内部最具产品思维的高管之一,张川此次一如既往的逻辑清晰、直击要害。在这封4200多字的内部信中,张川详细阐释了“在淘汰赛时代,(美团)到店的护城河到底是什么?”,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有且只有一个——到一线去,到战场去”。为此,他还对到店员工提出了几个要求:改变文风,改变作风,组织闭环,结果第一。
关于“战役”、“战争”、“之战”之类的描述这份寄语中出现了不下10次,这是美团很多年来没怎么用过的词汇。“到店乃至整个美团,都处在复杂的竞争局面中,高层需要提振军心,应对更残酷的挑战”,一位美团到店员工如此评价。
很多人将这场美团到店受到的围攻,比作“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二战中“以弱胜强”的经典战役。战争开始前,很少人认为苏联军队会赢,但后来德军大败而归,成为了整个二战最重要的转折。
张川表示,“这不是关键,关键是到店的团队认为能不能赢”。一位到店员表示,“用战争作类比,说明内部对对手的关注到了相当高的程度,思维导向是‘你死我活’”。
对这封“冗长”的内部信,36氪大概总结了如下要点,下面我们会逐一拆解:
(1)抖音等对手给商家带来巨大的营销爆发力,美团在相同的定价加补贴的条件下,销量仍然存在差距。这是商业模式的差别,短期很难补足。抢券节、直播能拉近些距离,但难以拉平。
(2)互联网正进入了存量用户竞争的阶段,这个阶段有几个鲜明的特点:每个平台都要做一遍生活服务;对手在变强,过去美团打败的对手都有弱项,现在都是全能选手;不会是无限制的投入资源,最后结果是确认每个强手的边界。
(3)“货架+低价”是未来到店业务的核心定位,也是所有工作的指导。
(4)补贴带来的是用户增长,不是消耗之战。产品和运营必须到一线去,亲身感受商家和用户的需求,作战方式和建军思想都要变 。
“有人问我,‘川哥,你认为2023年是成功还是失败?我们打赢了吗?’,我感觉很难用成功和失败来总结2023年,也不必用打赢和打输去阶段性地总结一个长期战役。”
内部信伊始,张川回顾了美团到店的2023,“跌宕起伏”是他对这一年的评价。他坦诚承认,过去一年的美团到店有手忙脚乱的时刻,有被对手打倒摩擦的时刻,也有攻坚成功,拿下关键堡垒的胜利时刻。
面对抖音本地生活的咄咄逼人,2022年一整年美团几乎没有应对。一位抖音人士曾表示,“我们每迈出新的一步,都认为美团是不是要马上反击和跟进,但结果什么都没等到。”
但美团内部其实早就预料到抖音会干本地生活,但介于抖音直播早期带来的转化效率一般,而本地生活又是一件看起来壁垒不低的“苦差事”,警惕性一直不够。
直到大KA们纷纷转向抖音平台,一次次通过直播创下吃惊的销售额,美团内部才开始警觉。这其中最具象的体现是,抖音开始抢走商家的广告费。通常情况下,美团的佣金和广告收入的增速差距在5%上下,但2022年Q4,美团的广告被佣金增速(13.6%)甩出了18个点。
美团高层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2023年初开始了反扑。此后特价团购、直播等项目纷纷落地。去年Q3,美团的销售和营销开支增速达到了56.4%,远超营收增速。
美团的高层们也纷纷开始去到一线调研。张川在2023年10月至12月期间,先后去了几个被定义为县城的前线,去了解发生了什么,以及美团能够做什么。
彼时美团面临的情况是:拿到了供给,价格比对手更便宜,但是销量却差距很大。“客情一次次被消耗掉,产品在变化,但用户的增长很慢”,美团到店一线作战的管理者很焦虑。
戏剧性事件是大众点评将“太二酸菜鱼”屏蔽,引发九毛九董事长朋友圈的公开讨伐。很多人将事情归咎于,太二酸菜鱼在抖音直播,扰乱其在大众点评的价格体系,被官方“处刑”。
但内部人士告诉36氪,真实的情况是,在事件发生的前后几个月,去太二酸菜鱼消费的用户被纷纷要求退掉美团平台的团购券,而选择去抖音团购核销,这惹怒了美团。
事件背后的指向,仍然是话语权的争夺——在商家面前,谁是更有分量的平台选择,这也是美团内部极为在意的。
对于到店的四面楚歌,张川也坦诚表示,过去到店的壁垒是地推,但多年的市场培育,线下供给体系已相对稳定,地推不再是强大的壁垒。“所以,每有对手进入生活服务,都是从到店开始”。
但张川认为,美团到店的护城河仍然存在。
首先是“低价+快速”和“全面+优质”的用户心智。张川认为,过去美团到店的体系是货架体系,特点是“多和好”,但对寻找低价的用户捕捉不够,通过特价团购和直播等新业务,美团找到了新用户,“这是到店二次起飞的机会点”。“货架+低价”也被张川视作未来到店业务的核心定位,也是所有工作的指导。
第二道护城河,是“因时而变的商家供给和覆盖”。过去,美团商家的套餐和价格可以一年不变,但随着天天低价的存在,套餐的组合方案要因时而变,因人而变。
有美团BD就透露,现在内部减少了每月最后一天得分决定门店整月等级的偶然性,相应的权益等级则改为每日更新,从而激发门店的积极性。
为了鼓励商家更多商家有竞争力的套餐,美团也将此前的年框形式(只要商家全年完成一定额度的 GTV 即可)改成了季度框架,也即每个季度根据商家上一个季度的完成情况重新商议抽佣率,但要求商家在双平台上架的团购券价格一致。
第三道护城河则是绝对的成本低。张川认为,生活服务商家的特点是规模小、净利润低,“美团的总分佣更低,参与分成者少和工具完善、业务理解简单直接”。
美团CEO王兴十年前就说过,团购是低成本的生意,比拼的是结构性成本优势。有直播MCN也曾向36氪透露,如果算上服务商抽佣+达人探店费用+商家投流成本等,抖音的综合成本是要高于美团的。“只要美团死死守住成本优势、将take rate压低到抖音盈亏线水平,一定能遏制竞争对手的扩张态势”。
但这样的护城河足够深吗?或许并不够。
张川的判断是,相比“千团大战”,如今美团的对手在变强,几乎没有弱点,这要求团队必须再次躬身入局,开始新的战争。
如何做?管理层、后线要走到一线去,了解商家的变化,建立起天天低价的供给体系,重新设计销售系统,运营系统和报表系统,直到建起一个新供给作战的铁军。
为此,他对团队提出了三点要求:
改变文风,将汇报文章简化,汇报时间简短,降低在写文章和看文章上的时间消耗;
改变作风,一切为结果负责。不做“半拉子”工程,特别是不要做汇报工程,要做能拿结果的工作;
组织闭环。无论实体组织还是虚拟组织,要求为结果负责,形成组织和结果相对闭环考核。
这些都是应对新变化的需求。在信中,张川着重提到了用户和供给的变化。
在谈到用户变化时他说,“新用户是以‘特价团购’为主的产品模式,它的特点是SKU少,但是解决主要场景问题,价格极其优惠,用户寻找入口固定且明显。新用户也是寻找绝对低价的用户是真正的到店从每天1000万单往5000万单发展的主力用户。”
据悉,特价团购也是过去半年,美团到店增长最迅猛的业务之一。它对标的就是抖音低价团购套餐,覆盖抖音单城市Top50的品牌,目标就是同品牌做到比抖音更低的价格。36氪此前了解到,该业务在去年Q3的日单量已经突破300万单,是美团新用户的主力来源。
新用户的到来,也要求美团改变以往的供给模式。张川给出的建议是,不断找到极致单品,BD要主动沟通定价,积极促进商家的相互竞争沟通要频繁,并且和用户价值时刻保持联系。
有美团BD就透露,现在内部的要求就是“一线销售大干快干,有直播销售的能力,可以选店选商选品”,与商家的的沟通频率几乎是每天一次,“天天盯价格,每周都要反馈”。
更重要的,张川希望到店团队要改变以往“以新签商家数量为核心”的考核方式,而是要沟通商家更积极的定价。
为此,过去一年多的美团到店经历了漫长的组织变动。
2022 年 10 月,美团在部分三四线城市,将原本的代理商模式转变为直营模式,以此更好地覆盖当地商户。
去年3月,美团餐饮成立了“中客运营部”——这个更像中台的部门,将原有的CKA和头部的SMB(中小客户)全部纳入直营BD管理,并将“和竞品比值”纳入销售考核,占50%左右的权重。
到了11月,美团又将到店事业群下的中小城市渠道发展部(以代理商模式为主)做了拆分,原有的渠道直接并入到餐、到综等直客部门,目的就是做低线城市直营,从而更好的管控商家。
这些变化是痛苦的、不安全的。有美团餐饮的离职员工在内网发文抱怨,“调整团队频繁,工具不完善,管理粗糙,补贴浪费和业绩虚假”,一度成为热文。对此张川也表示,这是应对新变化必然要经历的过程,但不会成为常态。
战争何时会结束?张川的结论是,这不是短期的战争,而是一场残酷并且煎熬的堑壕战。
为此,他以抗美援朝战争时期,邓华将军的《对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举例。对美军作战的前期,解放军一直想和解放战争期间一样,大穿插大包围歼灭整师整团,但《对美军作战的初步经验》发表后,放弃了整建制歼灭美军的想法,但结果却是歼灭了更多的美军。
张川想表达的意思是,美团要放弃“一口吃下竞争对手”的想法,这是场漫长的消耗战,每个对手都很全能,但他也判断,这不是场没有止境的鏖战,“每个对手都很理性,不会无限制的投入资源,最后结果是确认每个强手的边界,从而为赢下战争做好准备。
每次安排賞櫻或賞楓行程,總會儘量找尋不同主題的景點,這趟除了村上千年鮭外,傳統建物保護群亦是每趟行程的搭配重點,所以,高山和近江八幡被列入這次的行程.
前往近江八幡的前一晚下榻米原,從米原搭JR至近江八幡僅須19分鐘.出站後於車站出來左邊6號巴士乘車處搭乘長命寺行,6分鐘後於新町下車,巧遇一群上班族,個個精神抖擻,步划敏捷,日本的敬業精神可見一般!
新町巴士站牌後方是Vories&小女生的雕像,Vories(1880-1964)是被近江八幡授與榮譽市民的美國人
Vories的全名是 William Merrell Vories,他是近江兄弟社的創設者
或許很多人不認識近江兄弟社包括我自己,看到對面這棟現代建築的一樓玻璃窗有近江兄弟社資料館和曼秀雷敦商標,引起我的興趣
…閱讀全文